小屋背景簡介

「一間小屋」坐落於台東縣大武鄉大鳥村,我在2010年七月至九月間拜訪母親舊居的大武村,以及母親家鄉有著眾多親戚的大鳥村,作了較長的停留與認識,同時更加進一步認識台東市以南許多精采的人、事、物。在機緣與投契下,任職於安碩國小與「笆札筏文化發展協會」的潘世珍提供了閒置小屋,作為藝術家在地創作的工作室,並命名為「一間小屋」。

這對一個從小離開出生地的人來說,內在追尋與挖掘總在過程中一路召喚;2007年中在台東鐵道藝術村執行〈請給我工作〉計畫,數月的駐村經驗種下了回歸的契機。2008年底以家庭舊照、肖像為素材的〈憂傷的物件〉參與花蓮文化創意園區策展的《當代瘋南島_文化他者》,更進一步理解花東一帶的藝文社群生態。2009年初個展「展一間,」年終掃除計畫裡,使用居所廢棄物作一對空間懷想的表述,不再刻意迴避藝術家主體與現實的相互映照。九月參與國藝會視覺藝術策展專案《後地方:地方性的逆轉》一個繞台一圈的海上航行行動「後地方丸」,這一個圈也劃下了我對『地方性』的關注。2010年參與與台北雙年展同步的《台灣當代藝術論壇雙年展》,我提出了作為一個台灣藝術家當下經驗與關心的議題,經由部落朋友的幫忙與「部落書香園」場地的提供,合作完成展出了〈願景:大鳥部落壁畫提案〉作品。

來到「一間小屋」,它是某種生活實踐的起點與發射,背棄那些沸沸洋洋的企圖只想以最平凡的樣子出現。除了『居所』與『生產』的功能性以外,在追求創作本質的過程中或許可作為在地良性的刺激;身體的活動勢必與週遭環境產生牽動與相互影響。工作室是具體建物下一個人或數個人的活動,但它也是心靈空間的擴延;工作室作為一種流動的概念,在有形的期間契約裡去產生無形的延續。

文/張恩滿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